鋼結構超聲波檢測報告常見的問題及對策
導讀
近年來,建筑鋼結構逐漸普及,已經成為了工業企業用房的主流結構。然而建筑鋼結構的焊縫質量一直是影響其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建筑鋼結構無損檢測工作也成為檢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超聲波無損檢測作為眾多無損檢測方法中的一種,在檢測建筑鋼結構無損檢測方法中具有核心地位,其檢測報告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質量的安全等級評定。
然而就目前建筑鋼結構超聲波無損檢測報告而言,還存在諸多顯著的問題。
從提高建筑鋼結構檢測報告質量角度而言,本文基于問題的角度,從分析原因出發,對相應對策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配圖)
1、報告中的常見問題以及產生原因
超聲波無損檢測具有不損壞結構和檢測速度快的特點,在實際操作當中的優勢十分明顯。
但是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存在,造成在完成檢測工作之后,到了檢測報告這一環節出現了眾多問題,這些均是整個檢測過程當中各個環節問題的反應。
筆者就工作經驗對其進行總結,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問題。接下來,對其進行一一闡述。
(1)探頭選擇有誤
超聲波檢測儀是由許多元件構成,其中探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同的探頭在功能方面雖保持一致,但是在性能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簡單來說不同的探頭應該有著不同的作用,針對不同的鋼結構類型,需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探頭,才能確保鋼結構超聲波檢測結果的可靠性與真實性。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相關檢測人員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在選擇探頭時,往往是為方便工作,隨意選擇,在沒有充分考慮適用性的情況下,隨機挑選探頭,從而導致探頭不適用,進而影響到實際檢測過程中的最終結果。例如在對薄板進行探傷時如若探頭K值過小或者晶片面積過大就有可能無法獲得良好的缺陷回波。如若發生這類情況,建筑鋼結構的檢測報告就會無法保障其有效性。
(2)標準試件與對比試件選擇有誤
超聲波檢測過程中,要想判斷建筑鋼結構焊縫是否存在缺陷,僅僅依靠肉眼觀察是無法保障結果的真實性與有效性的,因此需要標準試件與對比試件進行比對,才能發現當中的問題,進而判斷建筑鋼結構是否出現缺陷,接著根據有關標準對缺陷進行等級評定,以此來確定建筑鋼結構的安全等級。然而實際情況下,超聲波檢測報告當中時常出現標準試件與對比試件發生混淆這一問題,直接影響到建筑鋼結構安全等級的劃分。
(3)表面耦合補償錯誤
檢測人員在完成相關鋼結構缺陷情況書寫之后,在后續的表面耦合補償方面,并沒有進行試驗分析,與標準試件進行對比,測定補償值,僅僅是依靠經驗,進行隨意性的補償,造成表面耦合補償錯誤。
(4)探傷面狀態填寫不準確
檢測人員在書寫檢測報告時,在書寫檢測問題時,往往是抱著玩世不恭的心態,責任心不強的情況下,對探傷面狀態往往是在沒有全面分析的情況下,進行各項信息的填寫,例如探傷面的光滑程度,試件溫度,試件完工是否超過24小時,耦合劑種類等填寫不準確,從而導致檢測報告質量有待提高。
(5)焊縫母材的鋼材種類與厚度未顯示在報告上
簡單來說,在檢測報告當中,通常需要詳細記錄各項信息,以便檢測人員后續工作有所參考依據,焊縫母材種類與厚度作為重要的檢測信息,在檢測報告當中必須要有詳細的記錄,尤其是依據現行的GB/T29712-2013《焊縫無損檢測-超聲檢測-驗收等級》,缺陷長度與厚度是評定等級的重要指標,然而在實際操作當中,檢測人員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重要性,從而在出具的報告當中忽視了焊縫母材牌號以及厚度相關信息的填寫。
(6)所檢焊縫級別評定較為模糊
焊縫檢測之后,級別評定作為重要的一項內容,主要是根據檢測結果,之后對比相關標準,進行等級判定。然而在實際操作當中,檢測人員在級別評定時,往往是根據自身經驗,或者是未參照標準進行級別評定,造成所檢焊縫級別評定出現錯誤。
(7)焊縫評級級別錯誤
猶如上述操作一般,檢測人員在實際書寫過程中,由于自身責任心不強,外加個人工作經驗缺乏,造成焊縫級別評定出現錯誤,例如將一級錯評定為二級,這樣一來,直接影響到后續工作的開展。

(配圖)
2、報告常見問題成因以及對策分析
2.1檢測報告問題成因分析
建筑鋼結構超聲波檢測報告中之所以出現了以上問題,是因為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首先,超聲波無損檢測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與綜合實踐能力有待提高,同時對現行標準并沒有進行全面掌握,導致在實際操作當中,頻繁出現各類小錯誤,例如級別評定模糊等。
其次,超聲波無損檢測人員缺乏足夠的工作經驗,同時個人工作責任心與職業素養有待提高,這一狀態同時體現出檢測人員并未意識到檢測報告的出具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最后,檢測工作監督管理部門對超聲波無損檢測報告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規定,在質量要求方面更是沒有進行具體明確。
以上種種問題的存在,綜合作用下,導致超聲波無損檢測報告中出現了上述七大問題,對建筑物的安全與穩定產生了不良影響。因此,本文對于相關問題的對策進行論述顯得尤為重要。
2.2常見問題對策的分析
針對上述所分析的七項問題,要想得以有效解決,相關人員需要在明確問題的基礎上,分析問題成因,之后結合實際需求,采取相應的措施。
筆者認為上述問題的解決,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探頭選擇錯誤問題的對策
檢測人員在查閱GB/T11345-2013《焊縫無損檢測 超聲波檢測 技術、檢測等級和評定》中的相關規定后,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結合工作具體需求,選擇相適應的探頭。
(2)標準試件與對比試件選擇發生有誤時的對策
相關檢測人員需要結合所檢測構件的用途與板厚,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標準試件以及對比試件。在通常情況下,鋼結構超聲波探傷標準試件和對比試件的現場選擇,必須參照GB/T11345《焊縫無損檢測-超聲波檢測-技術、檢測等級和評定》的相關規定嚴格執行。
(3)表面耦合補償錯誤問題的對策
鑒于鋼結構表面粗糙程度不一,因此,耦合補償應該根據超聲波實測數據進行確定。
(4)探傷面狀態填寫不準確問題的對策。探傷面狀態的書寫并不是沒有要求,而是需要嚴格參照GB/T11345《焊縫無損檢測-超聲波檢測-技術、檢測等級和評定》當中的相關規定嚴格進行填寫,即平整光滑,方便探頭進行自由掃查。
(5)焊縫母材牌號與厚度在報告上未顯示問題的對策
焊縫母材牌號與厚度相關信息之所以顯示在檢測構件當中,是因為為了明確檢測時機,同時為了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標準、試件以及探頭。
(6)焊縫級別評定模糊問題的對策
在超聲波無損檢測報告當中,波幅、焊縫缺陷的長度與深度需要明確記錄,主要是為后續焊縫級別評定提供相關的參考數據。檢測報告當中對波幅的記錄是否清晰,只有根據記錄波幅的高低,才可以判定所檢焊縫存在缺陷與否,一旦存在缺陷,還需要進行進一步操作,即缺陷定位,最后進行級別評定。如若建筑鋼結構焊縫在評定之后,定性為較為嚴重的缺陷,需要及時返修,避免為后續工作埋下安全隱患,以此確保建筑鋼結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7)焊縫評定級別錯誤問題的對策
在鋼結構超聲波無損檢測報告當中,對所檢焊縫進行正確的評級與判定,主要是參考GB/T29712《焊縫無損檢測-超聲檢測-驗收等級》,進行系統評價。
除此之外,為了避免超聲波無損檢測報告當中出現上述的諸多問題,切實提高檢測報告質量,需要定期對檢測報告做出相應的交流,對于當中具有爭議的問題進行交流解決,同時需要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另外,相關部門需要制定統一的質量標準,并且需要加強必要的監督管理。
結語
綜上所述,鋼結構作為工業企業用房結構中的主流形式,在工業企業建筑的穩定性、安全性、經濟性以及效率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然而一旦鋼結構焊縫質量不過關,將會產生不良的后果及隱患。
因此,建筑鋼結構超聲波無損檢測顯得尤為重要。
鑒于此,本文就建筑鋼結構超聲波檢測報告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進行了更深層次的剖析,對提高建筑鋼結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